全国18个日本投降点,最特别的发生在湖南芷江
专栏:湖南记忆
发布日期:2019-12-16
阅读量:11745
作者:城市记忆
收藏:
数千中国军民涌向芷江机场目睹日本投降代表中国政府在芷江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布置的受降庆典场所此时,芷江城内家家户户悬挂着国旗,在公路口、桥头搭起了彩楼,用松柏枝装饰出许多代表胜利的“V”字。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在全国留下了18个投降点。总投降仪式在南京,但有关投降的具体事宜和文件签署都是在“芷江洽降”期间完成的,时间就在1945年的。按照国际惯例,战胜国需就停战后的投降事宜与战败国沟通。蒋介石最初选择了浙江玉山办理此事,但临逢大雨,玉山机场跑道受损,地点改成了湖南芷江。

芷江——湖南的“鼻梁”


芷江的位置很特别。国民党很重视,在这个偏远的小镇上修建了当时远东第二大机场。不过这份荣光也是灾难。日本人很忌惮,前前后后,在这里光大型的轰炸就实施了38次


芷江在湖南和全国的位置(图自网络)

地图上,湖南的轮廓很似一个侧面的人头,芷江就在这个人头的鼻梁处。而湖南的鼻子指向的就是贵州和云南,所以,自古以来这里就有“黔滇门户”之称。抗战时,想要去西南大后方,只有公路和飞机,芷江是唯一通道。而对当时的陪都重庆来说,芷江是前方要地,又是大华北前方战场的后方要地,不言而喻,这个节点位置十分关键。

 

战事吃紧,蒋介石迁都重庆,为了安全,不得不考虑要在湘西设防。他将初建于1936年,只有800米见方的机场扩大至1200米见方,把国军最好的空军部队和美、苏的支援空军部队安排在这里,让芷江机场成为重庆政府的前进机场和盟军的战略空军基地。


由美国飞行教官克莱尔·李·陈纳德创建的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民间简称“飞虎队”)的飞行员在芷江机场准备战斗。为纪念“飞虎队”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所做出的巨大贡献,2005年,由飞虎队纪念馆、空军作战指挥塔旧址和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旧址三栋建筑构成的飞虎队纪念馆在芷江机场东边建成。(图/搜狐网)


而从机场扩建开始,日军就组织进行轰炸。芷江战火连年不休,居民有时一天要躲上几次,这个千山万壑、峰高谷深的水岸之地常年不得安宁,满目疮痍。

 

最后和最关键的一战在1945年。当时,日军想要对这个军事要地和敌军机场发动总进攻,试图打掉敌人鼻骨,攻略芷江,做最后一搏。战事持续两个多月,死伤上万人,最终日军大败,这场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战役)是抗日战争中最后一次会战,它的成功预告了中国抗战胜利即将到来。


没有先例参考的中字一号备忘录


既然芷江曾是日本战败之地,又有机场提供条件,空军保证安全,选这里举办受降仪式便十分合理了。日方接到投降地点的通知后,就指派了代表在21号上午乘机飞往芷江。


数千中国军民涌向芷江机场目睹日本投降代表

中国政府在芷江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布置的受降庆典场所

此时,芷江城内家家户户悬挂着国旗,在公路口、桥头搭起了彩楼,用松柏枝装饰出许多代表胜利的“V”字。军人、记者,还有四面八方能赶过来就都赶过来的居民一大早就聚在了芷江机场,头一次迫切地等待日本人的到来。

 

中午左右,飞机降落,来人是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以及他的参谋、翻译和其他随从。在接受中方人员的检查后,他们乘坐竖有白旗的汽车,先绕场示众,再离开机场。周围围观的人们早已轰动不已,发出了震天响的口号声,人群拥挤,汽车走走停停。


我们乘坐初次见到的吉普车,这种野战式的敞篷车,一路上穿过了好几处像是在庆祝胜利的牌楼。据向导人告诉我们说,几天前在这些牌楼附近,曾经召开过盛大的庆祝会,征尘仆仆的中美两国将士互相竖起食指和中指做成表示胜利的V字,为战胜的美酒所陶醉,通宵狂舞。战败的我们,有如被一堵黑暗的墙壁隔断了前途,绝望的孤寂感和不安的心情是不能消除净尽的。

——《今井武夫回忆录》


作为日军的高级军事特务,从策划参与卢沟桥事变起,今井武夫为推进日军的“和平工作”,在中国已经活动了十年,精通中文,是个中国通。

 

下午,当他手提保留自己武士尊严的军刀,在士兵的押送下,走进那间将举办受降典礼的黑色木质平房时,首先识读到的应该是房外墙上贴有的“和平永奠”四个大字。而当他脱帽踏入平房内,走到投降席中间,对面的墙上是孙中山的半身像,下面站着的就是以中国陆军总参谋长萧毅肃为首的中美受降方,他的身后还有中、美、英、苏四国国旗。与此同时,今井武夫耳朵里传来的摄像机咔嚓声、围观者的喧闹声是此起彼伏。


今井武夫(右二)与随员前川冈雄、桥岛芳雄(左二)、翻译木村辰男(左一)在洽降现场(图/华声在线)


按照中方的要求,今井武夫交出了日军在华兵力配备图,并签署了有关日本投降注意事项的中字第一号备忘录。近代以来,日本没有战败的经历,中国也没有战胜别国的经历,撰写这样一份规定投降事宜的文件并无先例可考。典礼之前,萧毅肃和同事们观看了多遍德国投降的视频,以求借鉴和参考,但收获不大,最后还是萧毅肃自行设计了受降程序,撰写了备忘录。

 

这天下午的会议所完成的主要是仪式,更多针对实质性问题的商谈在接下来的两天内进行了多次。日方代表住在中方安排的宿舍里,随时等待传唤,宿舍是两所临时搭建的木板平房,墙上画着大的白十字标志,周围有几处宪兵的岗哨戒备,不允许群众靠近。


最后一天下午,所有基本事宜均已敲定,日方代表在中方的允许下才乘机离开芷江,他们被告知正式的总受降仪式将于9月9号在南京举行。


深藏在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原始视频


光荣的受降仪式受到国内以及世界人民的高度关注,消息报道铺天盖地,这段历史被记录在文字里,或被人们口口相传。但除此之外,国内一直缺少比口述、文字更直观的资料记录。

 

1989年,现任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的吴建宏初当讲解员时,感到很有压力。人们前来参观受降旧址,了解历史,馆里却没有什么实物资料可供参观。这份压力,让吴建宏和同事开始注意搜集历史资料。

 

《芷江受降——降使今井》的海报(图/人民网)

1990年,在征集文献资料时,他们发现了两份海报,载有重庆民众影剧院和国泰影剧院加映新闻纪录片《芷江受降——降使今井》宣传信息,这样一个发现提醒了他们当年芷江受降可能留有视频记录的事实。


寻找相关视频的行动从此开始,从内地,到台湾,到美国,吴建宏翻遍各个档案馆,多方打听当年的见证者或其后人,一直无所收获。

 

抗战时期,美国人翻译芷江时并非用“ZhiJiang”而是“ZhiKang”,好比香港就翻译成“HongKong”。这个细节成了重要的线索。最终,埋藏在美国国家档案馆14万卷影片堆里,一段无声、无字的20分钟黑白视频,这个对于中国人民有着极其特殊意义的历史资料在2013年被找到了,长达7年之久的努力有了结果。


2014年7月7日,正值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这段视频在中央台面向全国播出,成为那几天最为轰动的新闻。网上点击量每小时突破10万,芷江再次聚集了目光。


全球六大凯旋门之一


这段视频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它和馆外的受降堂、受降纪念坊一起都是那段历史最好的见证。

受降堂内外景

受降堂就是当年举办受降典礼的那几间木房,内部沙发、座椅等原物都完整的保留下来,成了国家珍贵文物。三间房,以前是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第十四中队的营房,建于1938年,后来中间一间举办了受降典礼,左边一间成了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办公旧址和接待室,右边一间成了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旧址


受降纪念坊,正面中间“震古铄今”四个大字为蒋介石所题。(图/凤凰新闻)


受降纪念坊则建于1946年,四柱三门牌坊式,造型如同“血”字,象征中国人民长达八年多的浴血奋战。上面刻有多位国民党军政要员的题词,是目前中国唯一纪念抗战胜利的标志性建筑物,被誉为“中国凯旋门”,全球六座凯旋门(罗马、柏林、米兰、巴黎、芷江、平壤)之一。

 

纪念馆则修建于1995年9月,并于2015年改造升级后重新与公众见面。在馆长和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之下,这里已经一改往日馆小、藏品少的情况,发展成占地1550平方米,拥有上千件藏品的展览馆,与卢沟桥纪念馆、南京纪念馆一起同为我国抗战胜利三大纪念馆。


受降纪念旧址(图/芷江政府门户网站)

这些建筑共同组成“芷江洽降”纪念旧址位于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城区东3.5公里的七里桥村。人们只要去到那里,就可以回顾和感受73年前,那段用巨大牺牲所换来的、来之不易的胜利。


END


  • 本文为城市记忆CityMemory原创,作者丨洪心怡 

  • 本文编辑 |刘沛琪(视频制作)、 城小忆(微信号:chengshijiyiwh),可加好友。

往期精选

展览馆里那些迷失的岁月 | 通泰街的半个世纪

九如斋与长沙南货业 | 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景

为修五一路,新中国首任长沙市长被批冒进

80万人次的共同奋战,筑起长沙第一座大桥

老公馆:对话马益顺捌玖 | 百年老店“吴大茂”

垒土:印象西园 | 文化宫——儿时的乐园

消失的北正街 | 领骚近代长沙的中山路

何立伟:出入都正街 | 刘三爹:乱弹天心阁

想要投稿

如果您对家乡有着特别的情感

并愿意分享您精彩生动的故事

(文字或图片)敬请发送到

citymemory@csjyds.com

我们会尊重和保证您的权益

上一页:株洲为何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下一页:这些名牌、老字号,都是湖南人的骄傲!